一五三如履薄冰的进退二(第3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“创新、创造、创收。”
沈鹤序略作思索,问道:“你说的‘三创’,是否类似技工贸模式?”
我由衷赞叹:“沈主席洞见深刻,正是如此。”
他摆摆手:“不必拍我马屁,我就问你,为何把‘技’排在位?过高,会不会限制创业者?先走‘工’或先做‘贸’,靠滚雪球式展不行吗?”
我答道:“科技强国是基本国策,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共识。当下工业已进入‘互联网+’时代,信息化水平正高效转化为生产力。以开区企业为例,安捷公司作为达迅集团的上游供应商,至今仍是作坊式生产,效率低、成品率低,从而效益也低。在产业链中,单一企业效率滞后,会拖累整个链条。”
沈鹤序插话:“木桶效应。”
我点头:“正是如此。因此,我们没有时间再走滚雪球式展的老路,必须提高,匹配产业整体展水平。”我指向生产线,“达迅集团自建立研中心后,不仅加了技术迭代与产品研,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也显着提升。今年上海世博会上展出的工业物联网应用场景,正是林总团队下一步的重点方向。”
沈鹤序微微一笑,转头向匡铁英和佟亚洲道:"小关县长思路开阔,立意深远,这个方向值得深入研讨。"
匡铁英立刻应道:"我们马上组织落实。"
沈鹤序点头,又转向我:"你说的投融资平台既然说要市场化运作,总不能只做公益。退出机制想过吗?"
我答道:"展好的企业上市,基金可通过减持股票退出,不过这属于小概率事件。更普遍的是企业渡过瓶颈期后,通过股权回购实现基金退出。最坏情况则是破产重组,尽可能降低损失。"
他颔:"考虑得很周全。但民间资本愿意入局吗?"
这个问题让我一时语塞,林蕈适时解围:"沈主席,若政府牵头设立基金,我们达迅集团愿意参与。"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沈鹤序朗声笑道:"林总这话算数?"
林蕈亦笑:"在您面前哪敢信口开河,自然算数。"
沈鹤序拍了拍我肩膀:"小关县长,我给你拉来第一个合伙人,怎么谢我?"
这句玩笑惹得现场一片会心笑声。
我笑着回应:"那我请沈主席吃饭吧。"
这自然不过是一句随口的玩笑罢了。毕竟就在当天,沈鹤序一行人便已匆匆踏上了归程,回到了省城。
次日,省卫视黄金档的新闻时段里,一则关于省政协主席沈鹤序考察的新闻虽然简短,时长尚不足一分钟。但新闻画面中,他在我们经济开区考察的镜头竟占了一半还多,新闻通稿中关于加大对民营企业政策扶持力度,特别是引导民营企业关注科技进步的内容占了一半篇幅。而镜头里,我的身影也是多次闪现,引得众人纷纷侧目。
与此同时,省日报的时政版面上,也刊登了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。
对于那些平日里对政治风云漠不关心,亦或是对此事背后错综复杂的背景知之甚少的人来说,这不过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新闻,如同过眼云烟,看过便罢。然而,那些深知其中来龙去脉、洞悉局势微妙变化的人,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——这分明是省里的领导在公开场合为我与林蕈“站台”撑腰,其背后的深意不言而喻。
于是乎,一时间,各种关于我与沈鹤序关系密切的小道消息,如同长了翅膀一般,在各个角落不胫而走,引得众人议论纷纷、猜测不断。
但即便在看似敏感度颇高的政治体制内,也总有那么一些人,对这些暗流涌动之事反应迟钝,仿佛置身于局外一般。
这不,几天之后,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卫国便垂头丧气、满脸愁容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。他此番前来,是向我汇报他前往省改委审批开区升格事宜的进展情况,只是看那神情,便知此事进行得并不顺利。
喜欢我的混乱情史:一个男人的自述请大家收藏:(yg)我的混乱情史:一个男人的自述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zw63.net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