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商标之争(第5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芦苇丛中传来三声鹧鸪叫,两长一短。阿公回了两声蛙鸣。很快,吴晓梅带着五个青壮年钻了出来,每人手里都拿着削尖的竹竿。
"你疯了?"吴晓梅冲上来就往龙安心怀里塞了个温热的物件——是包在棉布里的火塘灰,"手机打不通,我还以为"
龙安心揭开棉布,里面的炭灰还带着余温。这是苗家最古老的护身符,取自家里的火塘,象征着与祖先的联系。
"商标的事"他刚开口就被打断。
"回去说。"吴晓梅警惕地看了眼对岸,"今天下午来了个考察团,说要投资开村里的古法银饰。"
龙安心心头一凛。银饰是合作社下一步要开的重点产品,相关设计稿就锁在他办公室抽屉里。
回村的路上,阿公走在最前面,不时蹲下检查地面的痕迹。月光下,老人佝偻的背影却透着某种不可撼动的坚韧。龙安心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古歌:"老人是寨子的根,年轻人是寨子的芽。
寨子中心的鼓楼还亮着灯。远远望去,十二层的飞檐在月光下像展翅的鹰。龙安心等人走近时,现楼前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人,大多是各家的当家人。
务婆坐在最中央的火塘边,正用长柄铜勺搅动一锅沸腾的液体,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药草味。看见龙安心,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。
"来得正好。"务婆用苗语说,"打口舌汤刚煮好。"
龙安心心头一震。这是苗族古老的"神判"仪式——争议双方在寨老见证下喝下特制的药汤,心虚者会当场呕吐。他上次见到这种仪式还是二十年前,两家因为山林界限闹纠纷的时候。
"事情严重到要用古法了?"他低声问吴晓梅。
吴晓梅还没回答,鼓楼二层突然传来争吵声。龙安心抬头,看见杨婶正和一个穿西装的男人拉扯着什么。
"那是李老板的助理!"龙安心认出了对方,"他怎么进村的?"
"说是来考察投资。"吴晓梅冷笑,"一下午就收买了七户人家,杨婶家孙子读书的学费他全包了。"
龙安心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梯。杨婶手里攥着个信封,正哭得抖。西装男看见龙安心,立刻掏出名片:"我是苗韵文化的"
"滚出去!"龙安心一把打掉名片,"这是我们议榔的地方!"
西装男不慌不忙地捡起名片:"龙先生,商业社会要讲规矩。你们那个小作坊"
他的话戛然而止。阿公不知何时出现在楼梯口,手里端着碗黑乎乎的液体。老人什么也没说,只是把碗往前递了递。
西装男脸色变了:"这、这是违法的"
"不敢喝就滚。"阿公的汉语带着浓重口音,"苗家的地方,按苗家的规矩来。"
楼下突然传来芦笙声。务婆开始唱古歌了,苍凉的调子像从远古传来。西装男额头渗出冷汗,转身就往楼下跑。
龙安心扶住摇摇欲坠的杨婶,现她手里的信封露出一角——是张省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。
"我没办法"杨婶用苗语哽咽道,"孙子是我们家第一个能读高中的"
龙安心轻轻抽走信封:"明天我去县教育局问,肯定有助学政策。"他顿了顿,"那封信能不能给我看看?"
杨婶犹豫着松开手。龙安心仔细检查信封,在不起眼的角落现个铅笔写的电话号码。他记下号码,把信封还了回去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楼下,务婆的歌谣进入了高潮部分。那是《仰阿莎》的选段,讲述美神如何用银梳引来日月的光辉。龙安心突然想起什么,快步走向鼓楼西侧的柱子——那里挂着面铜锣,是召集全寨议事用的。
他抡起鼓槌,重重敲了三下。铜锣的轰鸣压过了所有声音,连务婆都停止了歌唱。
"各位叔伯婶娘!"龙安心用苗汉双语喊道,"今晚我们议三件事!"
人群安静下来。火塘的光映在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,那些皱纹里藏着千百年的智慧与坚韧。
"第一,苗韵公司抢注了仰阿莎商标,要夺走我们祖传的名字!"
人群中爆愤怒的议论。几个老人立刻用苗语骂起来,有个银匠甚至掏出了打银用的小锤。
"第二,他们派人拦车搜查,抢走了潘阿婆的祖传银项圈!"
这下连年轻人都站了起来。潘阿婆是寨子里最受尊敬的老人之一,她家传的银饰工艺可以追溯到清代。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zw63.net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